2)第59章 颠覆认知_大魏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能达到原物好几倍,甚至好几十倍的效果。

  就比如独轮车……

  他让木匠造的,其实就是将农民吹谷子用的风车改进了一下,可以用来给小高炉送风的小型风车。

  而且工序并不复杂,只是将体积减小,原本的手摇转轮,换成了脚踏的,可以更快,送更多的风。

  有点像加大号的小猪佩奇版鼓风机,不过多加了个脚踏轮。

  而原型的农具的农具风车,汉朝时就有了。

  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水排和妥米机。

  前者李承志没见过,但根据李松讲的内容,他大致能复原出来是个什么样的东西。

  其实就是通过水力推动木制的大型转轮,再通过曲柄连杆送力,给大型炼铁炉送风的大型排攮。

  曲柄连杆传动?

  这个年代竟然就有了?

  李承志觉的好稀奇。

  但更稀奇的还在后面。

  李松还说,有的水排,用的是皮带传动,据说汉朝就有了……

  皮带???

  还有更惊奇的。

  李家立在泾河边上用来舀米的水碓是双头碓,只是因为泾河水小,再大就带不动了。

  据说黄河边上,最多有八头碓。

  这玩意形容简单一点就是:河水带动木轮,再通过曲柄边丁传力,带动安装木柄的几个石碓,此起彼伏的砸米……

  李承志刚见到的时候都惊呆了。

  这东西难道不是冷锻机的原型?

  再进一步,把加大版的小猪佩奇风车做成水力制动的,再和这东西连在一起,再配合小高炉、坩埚炼钢法,有多少钢甲造不出来?

  也是在那个时候李承志才知道,老祖宗智慧如斯,好多东西,其实就隔着一层窗户纸……

  再诸如什么葱、姜、蒜、花椒之类的调味品,白菜、萝卜、冬瓜、黄瓜之类,以及他叫不上名字来的那几十种蔬菜制成的酱菜,堆满了李家的地窖和李氏族人的厨房。

  甚至还有豆瓣浆、豆鼓……

  比起南北朝非常流行的裸奔、嗑药、交换、群嗨、借种等等,这些东西才真正巅覆了李承志的认知。

  以后谁再敢说古代的人没菜吃,李承志保准穿回去打死他……

  李承志过去的时候,几个木匠已经开始动手了。

  其实这种风车,比吹粮食的那一种还要简单。

  因为只管踩着轮子送风,不需要再考虑风车里倒不倒粟米进去。

 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密封性、尽量不漏风,以及用什么东西将风送进温度高达上千度的高炉里。

  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:前者用牛皮蒙缝,后者用陶管接进高炉。

  看了看基本没什么错漏,李承志又去了铁匠那里看了看。

  一伙铁匠正在用挖出来的土稳固石台,然后会石台上会放砧铁,到时候的甲片就会在这上面锤锻。

  李承志有很大的把握,他用坩埚炼出来的九成九以上是钢,至于哪种程度的碳钢,他就没什么把握了。

  所以铁匠的工序很轻松:把钢板尽可能的锤薄就行。

  李承志的要求是,甲片尽量不要超过两毫米。

  再厚就有些重了,而且也没必要。

  两毫米的钢板,好多手枪子弹都能防住了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oulan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