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95章 喜报_大魏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行一步,欲探虚实。

  就是太巧了些,他前脚到沃野,后脚就逢陆延起事,二人就跟商量好的一般?

  巧的让人头皮发麻。

  第一封急报,大致就是半月前送到洛阳的。李承志称暂时只是沃野一镇,陆延尚未起事,且李承志已率两营虎骑赶至六镇。

  当时朝延还只惊疑于过于巧合,对于陆延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,倒不是很担心。

  有李承志的两营虎骑,且他已警醒予罗鉴,便是沃野会乱,也应会在可控之中。

  等罗鉴腾出手之际,就是陆延覆灭之时。

  而三日后,李承志就送来了第二封急报:沃野平矣!

  但朝中诸公不但没高兴,反而前所未有的乱:因陆延早已勾结柔然,如今,杜仑部的上万精骑已然入关。

  若是以往,只是上万胡骑而已,相对而言,不足为虑。

  六镇各城、各戍、各关,合兵近有十万。其中骑兵占三成,也该在三万左右。且镇户即为兵户,便是情急,征召一二十万兵卒也只需半月至两旬。

  但坏就坏在,恰恰在先帝驾崩、元怀起事的这个节骨眼上?

  只因李承志说过:于氏数代领军,权倾朝野,自孝文迁都之前,便深耕六镇。如今数十年,可谓子弟姻亲遍及六镇。虽说与于忠有关系的不一定全都会随他造反,但必有观望待怙,人心思变之辈。

  故而战事若是呈胶着之势,更或是六镇但生乱相,十之八九会呈燎原之势。因此堵不如疏,不如先予安抚,待大局稍定,再详细甄别也不迟……

  大魏哪年没有几十上百起造反,若能星火燎原,这天下早都不姓元了。

  不过此次于忠和元怀的声势大一些,但就如元禧、元愉之流,只要出兵及时,平定只是迟早之事。

  谁都觉得他在危言耸听,除了高肇。

  但当柔然入关的急报送入京中时,就没有一个敢这般想了。

  只因这已入关的一万胡骑。

  杜仑部可不止这一万部众,而是户逾三万帐的大部,足可召精骑四万。仓猝之际,六镇便是能胜,怕也是一地鸡毛。

  而此时恰至六镇风云莫测,人心惟危之时。难保不会如于忠一般:你当他是国之柱石,可挽大厦于将倾之际,他突然背刺,予你倒戈一击。便如陆延……

  更有甚者:若只凭杜仑部,数百、千余小部偶尔翻越狼山抢掠是常有之事。六镇有时也会这样干,有来有往很正常。

  但万骑入关之举,就不是“抢掠”可以搪塞的,与两国开战无异。

  若无柔然可汗郁久闾丑奴的授意或默许,窦领何来的熊心虎胆?

  想到此处,诸公无不悚然一惊,心中发寒:若无意外,元怀、于忠早就已与柔然沆瀣一气,狼狈为奸。更甚至早已商定好了里外合击之计。

  这一万胡骑,只是先行试探的前锋……

  竟真如李承志所料:乱相已呈,大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oulan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