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章 杞人忧天_大魏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都寺在管理,任何官府都没有插手权。

  举个例子:如果和尚当街杀了平民,当地官府无权管辖,必须要交给当地玄都寺审理……

  再举个例子:现阶段全大魏有民五百多万户,土地两千万顷出头,但其中僧户就有近两百万户,寺庙占地八百多万顷,都已超出了全国的三分之一。

  而且这三分之一的人和地,不向朝廷交纳半粒粟的税,全部交给寺庙……

  遍观中国上下数千年,再没有哪一朝发生过这种景象……

  这些也并非是李承志凭着记忆想像出来的,而是当今皇帝的叔祖父,时任民部和度支尚书的元澄,令各级地方政府详实统计出来的。

  等他统计好数据,上书给皇帝,并坦言了其中的厉害,而皇帝不但没重视,反而斥责元澄亵渎神佛,命他在佛像前跪了一夜,并“博颊百次”。

  并命尚书省,把惩罚元澄的原由做成邸报,抄送到了各州、郡、县,以示惩戒……

  李承志在李始贤的书房里看到这份邸报时,都惊呆了。

  这皇帝的脑子被驴踢了吧?

  连皇帝和朝廷都如此,那李始贤呢?

  好像不礼道也不礼佛,但多少会受些影响吧?

  自己是不是太过小心,草木皆兵了?

  如果他要是信了自个是神仙托梦才变聪明的,有没有可能不生气,也不会怀疑他儿子已经不是他儿子了,反而会很开心,觉的神仙有灵?

  想到这里,李承志又抬起头,瞅了瞅李松。

  想了好久,他还是没问出“我突然变聪明后,我爹有没有起过疑”之类的话。

  还是不要干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事情了。

  打铁还需自身硬,信谁也不如信自己,当务之急,还是要想办法尽量积攒些实力……

  “你忙吧!”敷衍了一句,李承志顶着一脑门官司回了前院。

  郎君怎么突然就不开心了……

  刚想到一半,李松心里一动:难道郎君三番五次的逃跑,就是在怕会有人将他当成妖邪,一把火给烧了?

  真真是杞人忧天。

  寇谦之寇天师要不说他是受老子托梦,授了他道支,太平真君道武皇帝又怎么会那般宠信于他,甚至不惜灭佛也要礼道?

  再看看现在的天师道,看似没有佛门势大,道士好像也没和尚风光,那是因为寇谦之留有祖训,人家道门也懂得韬光养晦,适可而止。

  天师道再低调,也是名符其实的国教,元魏朝每任太子登基,不照样要去天师道道坛接授符箓,向世人表明这皇位是“应天顺时,受兹明命”……

  郎君你要真没糊弄人,真梦到过神仙,把“华佗秘术”,“浇水固城”这样的手段再显露一二,以当今皇帝的性子,还不把你供到天上去?

  也不知道他在顾忌什么……

  李松失笑般的摇了摇头,去忙他的“浇水筑城”了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toulan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